屯堡地戏无疑具备了释放生命本真的特点和条件,而多彩的地戏面具脸谱更从神明的高度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有关忠义的传说。但今天的屯堡已经被现代的文明慢慢融合,屯堡文化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延续的原动力……
屯堡地区指的是安顺城周围的数百个村寨。屯堡人是600年前因戌边屯田,而陆续来到贵州安顺一带生活定居的北方和江南的汉人。屯堡人独特的民俗民间文化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岁月,但保存得非常完好。
地戏的面具包括将帅面具、道人面具、丑角面具、动物面具四大类,屯堡人称地戏的面具为“脸子”。“脸子”是地戏的灵魂,没有“脸子”就跳不成地戏,所以不少老地戏艺人都说“地戏玩的就是脸子(面具)”。 地戏的“脸子”是用坚韧的丁香木、白果木或白杨木雕刻而成,制作工序十分复杂
戏到底是如何表演的呢?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跳神者首蒙青布,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具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演员头顶“脸子”,面罩青纱,背插战旗,手执刀枪等兵器,穿着简单的布袍或战裙,一会儿角逐开打,一会儿腾挪闪身,热闹非凡。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命本真的情感宣泄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安顺地戏无疑具备了释放生命本真的特点和条件,而多彩的地戏面具脸谱更从神明的高度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有关忠义的传说。
这一种文化的延续是与多重环境息息相关的,今天的屯堡已经被现代的文明慢慢融合,年轻的一代已经不愿意再穿大襟宽袖的“凤阳装”,取而代之的是牛仔裤和时髦的装束,水泥与瓷砖也逐渐开始侵蚀石头的城堡。
屯堡文化走到现在,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延续的原动力,可以想见它未来的命运。我们现在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尽其所能,使它存在的时间尽可能的长一些,再长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