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选-- 〖**摄影论坛〗**摄影家协会网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宋朝都是传统摄影圈的异数:宋朝是名年轻矿工,又是近期在摄影界出头露面最多的新人。宋朝如今要参加的摄影活动很多,弄得常十天半月回不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原来下井、拍片的生活规律被彻底打乱了。
摄龄不长的宋朝短期成名,的确值得摄影界思考。从报章介绍的宋朝履历和在摄影界的成长轨迹,我们似乎不难总结出一位摄影人从无名小卒到在业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当且仅当"此种种条件完全具备之时才有可能让梦想变成现实。 梯 子
牛顿说:"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宋朝之所以能在摄影界短期"登顶",是因为他是踩着《**青年》杂志摄影部主任黑明先生的肩膀站起来的。可以说,黑明是宋朝在摄影界的进身之阶,我们通俗的说法是:伯乐。
"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如果没有黑明的点拨与言传身教,恐怕宋朝很难在摄影界快速崛起,甚至可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摄影发展之路。宋朝是幸运的,黑明是无私的,将自己的好选题平白无故地交给一个素昧平生的年轻人,这种提携本身就值得称道。有多少宋朝能有如此待遇呢?又有多少人会把自己的选题拱手相让呢?
没有有眼光的伯乐,摄影人真要跳出自己固有的圈子,难上加难。宋朝遇上了良师,并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终于以成绩证明了黑明的眼光不差。
对于许多有想法、有修养的基层摄影人来说,缺少的可能就是行家一两句话的点拨,难遇的就是名家提携。或是拜师水平有限,或者老师总留一手,以防学生抢了自己的名头和生意。像人像界就有些摄影师带徒弟时总要保留几招绝活,说起来也是小家子气的表现。
摄影界如能多出点黑明,宋朝们的迅速成长就不会为别人质疑甚至责难了。当然,如果宋朝们仅仅想凭名家的指点给自己装点门面,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也难成大器。 点 子
摄影需要思考,但仅靠一己之智慧想在摄影界成名是万万不能的。
新闻摄影讲选题策划,人像摄影讲商业策划,摄影展览由"策展人"主导,摄影节之类大型活动需周密策划,每年都得有新意。艺术界有"推出新人"之说,推出新人,其实也离不开众多业内人士的点子。
我们强调任何题材都能出好照片,但也不能否认好题材的确能让普通摄影人占得先机。如果黑明只是告诉宋朝一些基本的拍摄方法和抽象概念,宋朝出山就要颇费时日了。恰恰是黑明的好题材给了宋朝如鱼得水的机会,使他拍摄起来游刃有余。
宋朝拍得再好,要从鲍店煤矿一下子跳到京城里办展览、开研讨会,谈何容易,更不用说计划推荐他角逐"布勒松大奖"、邀请他上法国展出的好事。宋朝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他开拍之初就带上了黑明"拍好了给你办展览"的任务,这是一个好机会,宋朝紧紧抓住了。后来从《大众摄影》发表处女作到大众影廊办展,再到请来各路名家指点迷津,开研讨会,都是推出宋朝这个新人的一系列策划中的环节。
从拍摄题材到**工人出版社的出版意向,宋朝在摄影界迈出的每一步都有策划。而这些策划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不能耍任何花架子。如果策划本身就带有很多摄影之外的附加因素,宋朝的水平只是银样蜡枪头,那么,他被推到前台的作品只会让观者图一时新鲜而体味不到深厚内涵,除了达到策划者的某些个人目的之外,不会有任何影响。 胆 子
当摄影爱好者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拍不出好片子时,当不少摄影人一次又一次远赴西藏、新疆时,宋朝却在关注着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着普通的劳动者。即便是那些身处基层与宋朝一样,甚至比宋朝条件更优越的摄影宣传工作者除了中规中矩地给领导拍拍纪念照外,竟也不知去关注一下身边的素材。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磁器活",宋朝胆敢接过黑明失败了的题材,一半凭的是实力,另一半则是年轻人的勇气。难怪曾有摄影理论研究工作者感慨:为什么大家都找不到可拍的东西呢?不是题材撞车就是扎堆往一个地方挤。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怎么没人敢用摄影的手段予以表现?
宋朝的胆子还在于他舍得投入,敢用8×10的大机子、专门搭建影棚拍矿工人像,而不是用135拍纪实片。他的构图看似无法,实则严谨。他对传统构图方式的背叛,他的白背景与矿工劳作后的黑脸膛的对比也确比融于生产环境中更令人震撼。
即便如此,仍有人批评宋朝作品的模仿痕迹太重。其实,大胆模仿正是大胆创作的前奏。过多在方法上吹毛求疵并不能带给摄影界更多的新鲜东西,如果作品处处完美,那还有什么个性可言?
最为令人担心的,倒不是宋朝被名气冲昏了头脑,而是是否会有一批人再小心翼翼地循着他的足迹,选定与之相同、相似的题材再以同样的手段拍摄下去呢? 机 子
我们反对器材决定论,但要把照片拍得像回事,达到专业水准,就一定得用适合的专业器材。宋朝从基辅88到仙娜F-1座机一步登天式的鸟枪换炮,并不是钱多了烧的,因为只有那样的器材才能使他的矿工人像拍出来富有视觉张力和冲击力。
往深里说,这就是摄影的投入问题。我们除了要舍得花钱购置器材外,也得在时间、精力上大投入。看看本报刊发的宋朝满面尘灰手拿快门线的照片,你就知道宋朝对于这个题材,对于摄影是多么执着了。
摄影界要不就是盲目地投资,拼器材优劣;要不就是因为家境缘故,在资金投入上不到位。像宋朝这样每月拿着千把来元工资一下子买个座机也不是容易的事。在摄影艺术上要想有所发展,还得用适于自己表现题材的专业器材,靠业余器材和傻瓜相机成名的恐怕只有"新摄影"人。 名 子(字)
记得《大众摄影》杂志在2002年第9期那组《黑白》专题中,《矿工》作者署名是"宋世勇",看该组作品的风格和后来见报的其他作品,我们可以明确地断定此"宋朝"与彼"宋世勇"是一个人。
摄影既然是门艺术,摄影人取个好听好记的"笔名"也无可厚非:世人只知"郭盖"而不知"郭大龙",也很难有人说清"边缘"与"张连军"就是一个人,据说连宋朝指导老师的原名也非"黑明"二字。
"宋朝"叫得久了,本名就自然会被人渐忘,将来肯定不会有多少人知道"宋世勇"。摄影人取"笔名"说来与作家取笔名、演员取艺名差不多。人像摄影师的"艺名"与演员无异,富于感性,其他摄影人的"笔名"则略似于前者,富于个性。毕竟都是在艺术圈里混,如果叫个"二狗"之类的诨名,就有些辱没艺术的圣洁。不过,近期撰稿人的笔名�"胡赳赳"、"狗子"之类的确不很文雅,也算是另一种个性,好像摄影人目前还没有跟上此风潮。
摄影人的名号响亮与否不在于你如何绞尽脑汁取个盖世奇名,而在摄影水平的高下之分。如果在摄影上有点小成就,被一两位摄影界名家指点一二,一激动给自己取个"笔名",就有点贪大心切了。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肯定有偏颇之处。其实摄影人要想做出点成绩,除了上述这些外在的东西,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凝聚而成的",爱因斯坦这话有人说认为过时,但对摄影人来说,还是扎实一点好,光借助外力是不行的。 注:宋朝是山东的一位矿工摄影师,大众摄影、**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摄影媒体先后介绍过其人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