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清年间那些过去往事的支言片语只是在记载中。如今的罗泉古镇只留下了石板阶梯,破败的庙宇,还有罗泉人祖辈留下做豆腐的手艺。
一到罗泉,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豆腐。据记载21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隐居罗泉,潜心研究长生不老之术,有一次他把黄豆磨成豆浆和盐卤(胆水)用来炼丹,灵丹没炼成,却加工制成了绵嫩可口的豆腐。民间且有“罗泉豆腐赛剑门(豆腐)”之美誉。什么箱箱豆腐、口袋豆腐、鲶鱼豆腐、豆腐包子味美爽口,罗泉豆腐已经作为地方旅游特产深受各地人士喜爱,早在明清年代就已成为巴蜀一绝。明代诗人苏秉衡作《豆腐诗》一首:“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暇,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罗泉钟豆腐的美名,已随来此经营盐、茶、丝绸各业的名商巨贾们,口碑传播于南方丝绸之路及五湖四海。
一餐豆腐宴洗掉了我们旅途的疲惫,在一桌美味豆腐餐后。流星跟他的哥们们开始在古镇中寻找活力、新的希望。女模特的演绎引来的小镇居民的围观;我跟彤将、花哥却开始在石阶中寻找历史的足迹。
罗泉老街残破、衰败。那些老屋的梁和柱,那些飞翘的屋檐,那些雕花的窗棂,那些斑驳的青瓦砖墙,几乎都难以承受这百年的风雨。好些居民都拆掉了木板墙新修了砖瓦房,这让古街改变了模样。镇尾我和一位编簸箕的老者拉上了家常,经老者指点我们找到了罗泉镇的又一景点溶洞。
罗泉溶洞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的。溶洞随山型变化而弯曲有序,深达2公里。一条小溪蜿蜒在洞中流淌,潺潺流水声打破了洞中的寂静。洞内各种形态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亮下添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洞内开阔,宽窄有序,高处铁柱挺立,低处连矮子也要弯下腰走。溶洞的开发还是没跟上,洞里的道路被滴下的水打湿,经人一踩踏泥泞不堪。被人凿过的岩石裂缝清晰,使人不由自主的产了恐惧感,我急忙催促回转。
罗泉保存最完整的古盐神庙,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也是全**唯一一座敬奉管仲为盐神的庙宇,南北中轴对称。对面是一座戏台,盐庙高高的台阶正好是观戏的位置。花白胡须的老道、风化的石阶、陈旧的木梁无一不在述说那流失的岁月。
短暂的停留不能完全的去体味罗泉的历史。罗泉藏着的无数故事,它的厚重是我这样的肤浅青年难以来掂量的。就让这些故事和老街旧居,仍然隐藏在山水间,心平气和地在凝视和守望着历史。
2009年8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