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路319號
岳阳路:319号,建于1928年,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由法商远东土地信托公司投资建造,建筑坡顶较大,有双坡和棚屋型老虎窗。立面底层为红色清水砖墙,白色圆灰勾缝,二层及老虎窗有黑色半露木构桨,局部屋顶及墙面有砖工精美的红砖烟囱,整体建筑呈现出明显的英国乡村别墅风格。
院内两幢建筑,解放前其中一幢是法国领事馆,另一幢是法国领事馆的官邸。解放初期,由解放军医学科学院接管。1956年后,为**科学院上海分院所在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等都曾来此参观访问,如今这两幢建筑都己恢复原貌.
建国西路602號
复旦大学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位于建国西路602号,建于1930年。建筑属于法国式风格花园住宅,双坡屋顶,屋面平缓,出檐不远。外观整体形式较简洁,立面装饰简化,开窗面积较大,南立面局部有几何图案,显示了装饰艺术派的影响。而入口采用西班牙风格作了着重处理。形体、窗户分割比例带有西式传统建筑特点。内部装饰简化,为西式风格,弧形楼梯和圆弧拱券门等部位装饰丰富,细木装修和铁艺栏杆制作精美,地面铺设地砖,室内装修保存完好。
汾阳路79號陈毅市长住所 汾阳路79号 也称上海小白宫,1945年后为国民党江苏监察区监察使署,也曾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第一任办公旧址。解放后曾一度为陈毅市长临时住所。60年代初,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迁址于此,2002年改建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陈列上海工艺美术的优秀作品,是上海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也是影视外景拍摄点。整幢建筑外形保存完好,室内装饰虽经修葺,但风格仍能与原状保持一致。
汾阳路150号白崇禧故居 上海西区有一幢“白公馆”,它坐落在上海西区颇具诗意的的汾阳路上。汾阳路树高枝繁,环境幽雅,路边的小洋楼也大都历史悠久,如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犹太人俱乐部、丁贵堂旧居、潘澄波旧居等。当你不经意地踩晌这儿的落叶时,耳边还会响起一股流水般的钢琴或小提琴声,而在浓郁的悟桐树后的一座座幽静的花园里,一幢幢风格迥异、各呈奇姿的小洋楼正若隐若现……“白公馆”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白公馆”,是指上海汾阳路150号那幢气势非凡的灰白色洋楼,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海上。其实,白氏父子在这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也许是因为白氏父子名声太大,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栋洋房称为“白公馆”。
解放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了这幢花园洋房,曾作为上海画院和上海越剧院的院址。改革开放以后,这儿成了越剧院与梅龙镇酒家合办的越友酒家。越友酒家的开头几年生意挺好,可是没几年,生意就淡下去了,只得把宅院旁边的越剧院练功房租给台湾宝莱纳餐饮有限公司开设德国啤酒餐厅。后来,越友酒家的生意更清淡了,而德国啤酒西餐厅却越来越“火”。一到夜间,灯红酒绿,鼓乐铿锵,菲律宾乐团的热情演出,把三层楼面的近千名食客们鼓动得心脏摇荡……最后,宝莱纳把越友酒家也“吃”掉了。
现在,这幢花园豪宅成了宝莱纳的“仙炙轩”极品烧肉餐厅。餐厅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又重新作了规划整建。“仙炙轩”奉行“品质至上”的服务特色,每天迎来大批海内外的美食家。昔日的将军故居,今日依旧名流汇集。
太原路160号马歇尔住所 太原路160号,没有人会不喜欢马歇尔公馆,就像没人会厌弃一朵玫瑰,没人会诅咒清早的绿叶上的露珠,没人会拒绝一个柔美单纯的女子一样——她们都完美简单。建于1928年,法国晚期文艺复兴风格的花园住宅,现为太原别墅所在地。上海市优秀近代别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衡山路53号国际礼拜堂
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