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80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画 [复制链接]

Rank: 4

最后登录
2006-9-21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24
精华
0
主题
11
帖子
241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11#
发表于 2006-5-15 10:22:00 |只看该作者
 (三)画迹画家既多,制作自富,历代所在名迹,不可以数量计,唐、宋以前,多藏于政府,元、明之际,多藏于士大夫,及至清朝则政府搜括于上,士大夫寻求于下,虽至贩夫走卒,一以家有余资,亦必购求一二附加以为附庸风雅之地、但每有一次搜集,即有一次销毁,尤以政府所藏,所进浩劫为最多。献帝西迁,军人取图画缣帛为帷囊,所余七十余乘,遇雨道地,半皆遗弃。元帝将降,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付之一矩。至后又屡经隋炀帝之没于运河,宋遵贵之毁于砥柱,古代名迹乃荡然无存矣。其间又加以刀兵水火,虫蚀屋漏,风裂雨霉;缣帛纸张,又皆脆弱单薄,易于毁坏,故名迹之在于天壤间者,日益减少。时代愈占,遗迹愈鲜,以其善价可沽也,作伪者日多,鉴别真伪,遂成专门学问,非心通画法,遍诵画籍,饱观名画,富于收藏者不足以语此。故**绘画史对于历代画迹之聚散,政府士大夫收藏之转移,收藏家之事迹,著录及其题识,以及鉴别真伪之方法,均应作审慎周详、有系统之叙述。

  (四)画论**画论自战国时代,《韩非子》鬼魅易、犬马难之言,已开画论之端。而后顾恺之,王微,宗炳更为滥觞。谢赫《古画品录》一出,遂定六法之名,千古不易。唐、宋以后,作者继题,种类日繁,约而言之曰理、曰论、曰法、曰诀、曰品、曰评、曰格、曰记、曰录。名称至不一律,或祖述前闻,或自矜创获,或敷衍师说,或阐发心得。立论必求其高妙,文字必求其渊深,笃实可喜之论固属不少,空泛支离之言亦所难免。至于攘窃旧说,毫无新意,割裂成文,冒为己作,则又画论中之下流,无足深责。**画论虽多,系统苦少。俄论笔墨,忽及布置,树木未毕,遂移山石。每读一篇,不知其立意所在,方逾两节,已有自相矛盾之处。若不去其芜杂,截其支蔓,删其重复,正其疵谬,加以整理,则使读者往往目迷五色,不知适从,其中谬说流传,不加制止,更将遗患无穷。**绘画史应当将历代画论,探源溯流,取精舍粕,按其发表时代之先后,求其立论嬗变之痕迹,加以有系统之叙述,发扬先哲之真意,引导后学以津梁,庶足以尽画史之责。

  

Rank: 4

最后登录
2006-9-21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24
精华
0
主题
11
帖子
241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12#
发表于 2006-5-15 10:22:00 |只看该作者
(五)画籍所谓画籍者即与绘画有关之书籍也,**绘画书籍,论其量已不可谓少,语其质则有待于后人之努力。大别之可分为(一)画史类,(二)画论类,(二)画谱类,(四)画跋类(五)画鉴类,(六)丛辑类,(七)杂记类,(八)伪托类等八类,每类之中又分若干子目,每一子目之中有一种者,有多种者,又有一种书涉及各方面性质不易确定者,有书与回合编者,有散见于丛书类书之中而原书已佚者,有稿本未及刊印而已销毁者,有虽经刊印而流传绝少者。其种类之繁多,自表面观之,颇足引以自豪,唯求其合于科学之组织,具丰富之内容,具正确之见地,足为斯道之代表者,则为数不多。编**绘画史者亦当将所有绘画书籍,加以具体之整理,考其时代之前后,品其价值之优劣,核其著述之真伪;含义深奥者疏解之,词藻支蔓者删削之,理论之空疏剌谬者辨正之,板本字句之舛好者校雠之;能使读者得循阶而升,不致再徬徨于歧途,始为得之。

  (六)插图**绘画史苟能使上述数端,兼蓄并收,俱臻完备即可谓尽画史之能事已乎?未也!因以上五种其范围仅限于文字记录,文字记录以外之物因未尝及之,绘画史之目的终不能达也。故欲研究绘画史,虽不能不研究文字记录,然不如研究绘画之本身为直接而明了也。例如古大家之作品,虽千言万语,终不免模糊影响,如取古大家之作品观之,则不烦言而解矣。故绘画史尤须有丰富之插图以与文字相对照。并须辨别插图之真伪,务求其精确明悉,每一时代之每一代表作家,均应选辑其代表作品,若无关重要或只知临摹,毫无创作之精神者,则不妨从略,画史具此六者,虽不致毫无遗憾,亦差堪自慰矣。

Rank: 2

最后登录
2017-5-11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1
精华
4
主题
12
帖子
165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13#
发表于 2006-5-15 11:37:00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国画的图片,发上来看看,我对国画比对文字更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点击QQ群:229222477 中国影像网深圳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