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1,《矛盾的摄影》---------------[纯手动] [复制链接]

版主

贵州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最后登录
2013-6-18
在线时间
1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3-17
精华
2
主题
205
帖子
563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1 22:24: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矛盾的摄影》---------------[纯手动]

一、清晰与模糊

    最突出的比较是亚当斯对影像苛刻的细节和影调要求与卡帕的失焦作品。

    以镜头最小光圈值命名的F64小组,包括成员爱德华·韦斯顿、安塞尔·亚当斯这些摄影家们对摄影持有共同的态度,他们在作品中始终强调画面的景深和清晰,并切实指导着自己的创作,实例名作不胜枚举。

    对于卡帕的认识,我们几乎都是从他的那句摄影名言而起——“如果你的 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 ”他的那些伟大作品中最被我们熟知的《诺曼底登陆》,除却同批被烤糊的仅剩的十余张胶片里比之清晰的还有,而那张模糊失焦的《诺曼底登陆》,却是迄今被用来说明那场战争时最广泛使用的一张作品。由此我们有必要记住卡帕的另一句言“真相是最好的照片,最好的宣传。”

二、理论和实践

    我们关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这样的认识: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我们有数量极其庞大的爱好者群体,却没有明灯一样的理论。普遍的情况是,摄影人在没有一个清晰的摄影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很多时候我们获得的指导,包括来自于一些号称大师的人的指导仍旧停留在绘画理论基础上,这和百多年前摄影诞生后所受的绘画理论指导何异?

    这状态和摄影理论界用以启迪的成果匮乏有关,也和摄影人长期重拍摄不重总结的创作习惯有直接关系,那按动快门捕捉的快感和梳理成果进行理论提炼的困苦,有鲜明对比,没人愿意放着糖果而取苦药。由此我们的摄影时代里,出现的是大面积的“人云亦云”的拍摄状况,谁的哪张片一下子抓住了谁的眼光尤其是一些比赛的评委,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那种类型的作品便不断涌现,人们在不断的模仿里作品思维日益趋同。

三、快慢跳跃

    本来拍摄的快门速度选择是很平常的事,也不是什么矛盾。我们见过那几千分之一秒子弹穿透苹果的画面,也见过一两小时的星轨。但是,如果我们在上述拍摄快门抉择习惯下惯性沿袭,也就走进了重复自我的死胡同里,所有夜景慢门虚化,所有运动高速凝固,假以时日连你自己都会疲劳,别说读者。而反其道而行的时候,那么多废片却使我们大丢面子,很少有人愿意重复这样的探求。从技术角度发问,瞬间性到底有多瞬法?从创作思维出发——别叫快门限制了脑袋,或者还有物距、景深等等之类。

四、善事利器

    **自有古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这里的“器”被简单机械地理解为相机这个摄影工具的时候,这句古训就时常挂上器材爱好者嘴边,甚至成为他们脊梁上的那排靠旗①。现如今器材工业与数码结合,原本一些摄影基础技术被智能化芯片内置程序所取代,很多影人已逐渐不明就里,忘却了那基本的拍摄原理,一味依赖起相机工程师给定的程序。这就是为什么A、S、P大师泛滥的原因。所谓艺术缺乏了技术这个基石,那么我们不难看出,那些狂热的快门爱好者跟风拍摄的时候,出来的那些片子只不过是特定时候、在特定程序框架里,按动了一下快门而已,那还是作品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